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企业新闻

新闻资讯

NEWS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地址: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路666号

徐锦堂 • 黄连之圣

  徐锦堂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培养、药用植物栽培学家,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。1952年参加工作,1958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,1983年成立药用植物研究所,任药用真菌研究室主任、所党委委员、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,曾任卫生部药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,北京发明协会理事,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药用真菌委员会副主任,2009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。


 
科研工作:
    上世纪50~60年代,黄连供应紧缺,1958年他赴四川、湖北等黄连产区考查,发现黄连为阴生植物,300多年来都采用搭棚遮荫栽培方法,每载一亩黄连需用10m3木材,需砍伐3亩树林,造成森林毁坏、水土流失、山体滑坡、大量泥沙冲入长江,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,又反过来威胁黄连生产,使黄连生产萎缩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1958年,他赶赴陕西、四川、湖北的黄连产区调查黄连生产情况后,痛心疾首地说:不改变传统的栽连方式,黄连生产将陷入绝境!回京后,他毅然向领导请缨:“为改变黄连生产局面,请派我去黄连产区。”1959年初,他的请求得到批准。

    1959年开始他选择四川石柱县黄水农场、湖北利川县福宝山药材场为试验基地,每年8个多月住在基点,当时正值我国经济三年困难时期,交通、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,经长期跋涉锻练,一日步行175里,奔波与两地之间,途间需翻三座大山。穿越几十里无人烟的林区,曾与土匪跟踪周旋、与凶豹对侍、与毒蛇搏斗、还遭遇过翻车沉船的危险,与工人一日三餐都吃野菜汤,共渡难关。经八年艰苦研究,和几十年大面积推广,发明了药、林、粮、畜四丰收的“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”,获得国家发明奖,并研究成功简易棚栽连、水泥桩铁丝遮阳网栽连、人工造林栽连等适于各种条件下的栽连技术,及黄连种子湿沙棚贮精细育苗技术。现黄连产量由60年代50-75kg/亩,提高到200 kg/亩,种子育苗率提高8-10倍,完全满足了医疗市场用药,并可大量出口。更重要的是其生态效益,使方园百余里的福宝山,森林覆盖率由原不足30%,现达到80%,成了一片林海和生态旅游区。现人均年收入5千元,户均2万元,出现不少存款几十万元的农户。利川市推广了这种生态栽连新模式,森林覆盖率由原来26%恢复到56%,2004年全市黄连年产值2.78亿元,使30万药农脱贫致富,对长江库区淤沙治理及防洪抗灾起到积极作用,受到国务院通令表彰。

 

QQ图片20170331141926.jpg


贡献和荣誉:
    徐锦堂从事中药研究50多年,有近40年是在产区度过,他发表论文200余篇,出版专著7部、合著15部。退休后仍自建家庭实验室完成其未能完成的工作,共获得*********发明奖等奖项4项,部、省级成果奖11项,除两项部级奖外,其余13项他都************,并获得“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”、“国际天麻学术研讨会杰出成就奖”、2002年荣获香港“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”。培养博士、硕士研究生10余名。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特等劳模、市级优秀党员,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、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,首批选入全国“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”,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,首批获得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“政府特殊津贴”的科学家。富裕起来的陕西和湖北药农把他称之为“活财神”,陕西勉县张家河群众自发集资,雕塑5米多高“天麻之父”汉白玉雕像,并立碑铭记,湖北利川药农又集资雕塑了“黄连之圣”雕像,并立碑铭记,利川市委授予他“利川市荣誉市民”称号。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中国中医药报》等多家媒体都发表评论说“农民集资为自己心爱的科学家塑像在我国还是第一次。”

石像.jpg



© 2022 湖北BET9九卅品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
北京科技 | 软件集团 | 无锡机电设备 |